小孩子儿童听障

当前位置:主页 > 听力知识 > 小孩子儿童听障 >

儿童游泳慎防中耳炎

作者: 华声听力 时间:2016-06-08 来源:未知

        岸上热,水中凉。南方天,夏季孩子们最恋水,水上游戏固然乐趣多多,但若家长没留意、孩子不注意,一旦受脏水中细菌的感染,孩子耳朵也不安宁,导致患上中耳炎,影响听力甚至可能蔓延导致脑炎。

  泳池水中病菌入耳引起发炎

  满满才10岁,自去年起就对水有特别的“好感”,这个暑假她不少时间是泡在泳池里度过的。自由泳、蛙泳、仰泳都精通得让一些大人也自叹弗如。但 本身有鼻窦炎的她在上周开始发觉左耳听力下降,还非常痛,耳朵里像灌了水一样地“咕噜咕噜”作响。喉咙也痛了起来,还鼻塞、流鼻涕,浑身都不舒服。医生检 查后诊断为急性中耳炎。

  宋文光主任称,每年到了游泳季节,都有不少出现鼻窦炎、中耳炎的病人来就诊,他们除了极少数是病菌从血液上行造成的中耳炎外,大部分是被泳池水中的病菌侵入耳膜,造成中耳炎,有的首先引起的是鼻窦炎,既而发展成中耳炎。

  中耳炎病人七成因呛水引起

  记者发现,不少泳池都开始注意池水清洁,例如在泳池边竖起“请不要污染池水”等警示牌,但由于泳池加大换水频率的成本较高,一般池水都不免有污染物。

  游泳容易引起中耳炎的原因在于游泳很容易呛水。宋文光主任称,一到假期,不少平时没时间学游泳的孩子学游泳、学换气,由于心急或者技术掌握不 够,很容易就呛到水,而且一边学一边呛。因游泳而患上中耳炎的病人中有70%-80%是由于呛水而引起池水倒吸,引起了鼻炎、鼻窦炎,当病情进一步发展继 续上行,则引起中耳炎。另外那20%-30%的则是由于水直接流入耳朵,感染了耳膜,这部分患者相对少见。

  一呛水,污水可通过鼻-鼻咽-中耳通道进入中耳腔,水中的细菌就沿着耳咽管蔓延到中耳腔黏膜,导致中耳积液、阻塞,分泌物(我们俗称的“脓”)流不出来而造成发炎。

  10个中耳炎5个是擤出来

  耳朵是儿童较容易发炎的一个部位,中耳炎是小儿耳鼻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,发病频率仅次于感冒。很多时候,感冒容易并发中耳炎,这是由于感冒后 鼻涕较多,堵塞鼻孔造成不适。不少人喜欢使劲擤鼻涕,就为了舒服一些,不想却把中耳炎擤出来了。宋文光主任认为,至少一半的中耳炎就是因为狠擤鼻涕擤出来 的。

  小儿生理特点易患中耳炎,他们的咽鼓管短、平、粗,不似成年人的咽鼓管长而有自然的45°角能对呛入的水起一定的阻碍作用,因此孩子一旦呛水,污水易进入咽鼓管造成逆行感染。

  此外,小儿耳膜天生比成年人的厚,不易穿孔,这对中耳炎的治疗不利。因为中耳发炎时会流脓,宋主任称,当脓放不出来时会产生对耳膜的压力,会有痛感,年纪小的孩子就会表现为哭闹不停。只有通过切开鼓膜放脓并施药后,中耳炎才能慢慢痊愈。

  正确的擤鼻方法是:鼻子呛水后按住一侧鼻孔,轻轻将水往外擤出(不要同时捏两个鼻孔用力擤),或者往后抽吸至嘴中再吐出。

  中耳炎早期症状:听力下降、耳内痛

  中耳炎可大可小,初时会感觉听力下降,可能过两天才觉得耳痛,流鼻涕、打喷嚏等,若没注意及时治疗,没控制好的中耳炎则会变成中耳乳突炎,严重的再发展成脑炎,最严重的后果可能致命。因此,家长如何留意孩子游泳后是否出现中耳炎的症状,则非常重要:

  一、小儿反映听力下降,听不清、耳鸣,耳膜有“咕噜咕噜”的声音。

  二、若是幼儿,可能会表现为爱抓耳朵,哭闹,尤其在晚上。

  三、本身有鼻窦炎的小儿,出现以上情况更须留意。

  四、如感到游泳后听力下降、耳内疼痛,应及时到医院诊治。

  专家提醒 别玩跳水防呛水

  一、游泳时尽量不做大动作游泳(如跳水),避免呛水。

  二、患有上呼吸道感染、鼻腔内有病变(如鼻窦炎)、慢性中耳炎、鼓膜穿孔正在流脓者的患者暂时不宜游泳。

  三、游泳前清理一下外耳卫生,及时清理外耳道耳屎,避免耳屎被泡涨后引起疼痛发炎。

  四、游泳时可使用游泳专用耳塞,以防止水的进入。

  五、游泳后应保持耳内干燥,上岸后可歪头扯耳,单脚跳跃,千万不要私自乱掏。


联系华声
Contact
联系我们
华声听力,让您听的更好!

验配咨询:027-87820300

听力咨询:027-87810392

预约专线:18986077082

总部地址:武汉市 武昌区 傅家坡客运站旁 中南国际城 A1座1602室


[向上] 
服务热线
027-87820300
027-87810392

鄂ICP备16012886号

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79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