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,中耳炎是婴幼儿听力损伤的主要原因。 正常人鼻咽部和耳朵是相通的,从鼻咽部到中耳之间的这条通道叫咽鼓管,与成年人比较,小儿的咽鼓管比较短而宽,...[详细]
耳朵之所以能听到声音,是因为它有传送和收放这两个功能,其中传送装置主要是外耳和中耳,而接收装置则是内耳。如果其中任何一个装置受到损害,就会影响人的听力。其中分为传...[详细]
对儿童来说,中耳炎在各类疾病中占有极高比例,分泌性中耳炎位居所有就诊疾病的首位,在需手术治疗的疾病中居于第二位。美国的一份有关中耳炎的研究 资料表明,2岁~3岁以下的儿...[详细]
耳鸣的出现有时为持续性的,有时为间歇性的,轻时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,严重时则扰人不宁。某些生理性动作,如咀嚼、呼吸及吞咽等都可以产生声音,但不能将此看作为耳鸣。 耳鸣...[详细]
耳屎也有人称为耳蝉,医学名称叫外耳道耵聍。外耳道皮肤中有许多汗腺及皮脂腺,它们不断地分泌液体至外耳道中,这些液体量很少,但黏性很大,能将灰尘及皮肤的脱悄粘在一起,...[详细]
患外耳道感染的儿童,85%以上是因掏耳致伤感染。掏耳为什么容易造成外耳道感染呢?这是由外耳道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所决定的。儿童的外耳道皮肤比较 薄,皮下组织较少,紧贴软骨...[详细]
我国目前有1.2亿人存在听力障碍,其中听力语言残疾者达2780万人。7岁以下聋儿有20万,每年还有3万新生聋儿。这些聋儿如果在7岁前得到及时治 疗,其康复率可以超过90%;聋儿在植入人...[详细]
婴幼儿期(0-3岁)是人类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,对于听力有损失的孩子来说,在这个时期尽早对他们进行听力干预,可以为他们将来言语的全面康复和发展建立 基础。儿童选择助听器的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