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此外,儿童的外耳道又小又深,掏耳不留神会捅破鼓膜,丧失听力。掏耳还会把霉菌带进耳道,若环境潮湿,外耳道便会感染霉菌病,又痒又疼又流水,听力也会受影响;长期掏耳,还可能诱发乳头状瘤,甚至癌变。可见掏耳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坏习惯。
耳屎的学名叫耵聍,是人体耵聍腺产生的一种油脂分泌物,味苦,呈黄褐色。耵聍存在于耳内绝不是可有可无的,起着屏障的作用。如果缺少耵聍,一旦猛烈的声波直冲耳道而来,鼓膜就会受到损害,甚至破裂,使人的听力减退,甚至丧失。此外,耵聍能捕获入侵的灰尘、细菌;其苦味,还能驱逐飞入耳内的小虫。耳朵发 痒,除耳朵病变外,可能就是耵聍与灰尘、细菌或小飞虫争斗时的反应。有人担心耳垢塞耳朵会降低听力,其实不会。如果没有耵聍,让灰尘、细菌或小飞虫侵入耳 内,日久天长,那就更难堪了。
耳垢多了不用担心,因为它会随着人们的头部摇动以及进食时的咀嚼活动自动脱出。